搜索

庄辉院士:《戊型肝炎防治共识》解读

2022-9-1 14:12

编者按: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我国自2012年以来,戊肝报告发病数字已连续9年超过甲肝,是我国成年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种之一。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专门制定了《戊型肝炎防治共识》,希望从预防和治疗角度提高大众的警惕性。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感染病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发表主旨报告,对该共识进行了深度解读。


全球戊型肝炎流行情况

图片
据2020年发表在Liver International杂志的一项关于全球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基于287项普通人群研究的共1,099,717例受试者数据,估计全球抗-HEV IgG血清阳性率为12.47%。发展中国家年龄标化发病率(ASR)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中国是ASR最高的地区之一(见图1),2017年达到380.34例/10万人年,印度为389.17例/10万人年,孟加拉国为408.62例/10万人年。全球抗-HEV IgM血清阳性率合并估计值为1.47%,一般人群中HEV RNA阳性率总体估计值为0.20%。

图1. 全球戊型肝炎年龄标化发病率

戊型肝炎病毒特征

图片
戊型肝炎病毒(HEV)呈圆球状,直径平均30~40 nm,分为实心和空心2种颗粒,粪便中无包膜和血液中有包膜2种病毒形态。HEV为HEV科、正HEV属A种,分8个基因型(HEV1-8型)和不同基因亚型(见图2)。HEV是人兽共患病病毒,其中基因1~4型与人类疾病关系最为密切。HEV基因1、2型(HEV-1、HEV-2)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只感染人;基因3、4型(HEV-3、HEV-4)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可感染动物和人。中国最常见的是HEV基因1型(HEV-1)和4型(HEV-4)。

图2. HEV的基因型和亚型

##########NextPage##########

HEV感染及其实验室诊断

图片

01

戊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戊型肝炎是由HEV引起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有经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的报道(图3)。HEV-1、HEV-2主要流行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非洲和墨西哥等,常因水源被污染而造成大规模流行。发达国家以人兽共患的HEV-3、HEV-4引起的散发病例为主,多由摄入未煮熟的被HEV感染的动物肉类引起,动物宿主主要有家猪、兔、野猪和鹿等。HEV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及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

图3. HEV传播途径

02

HEV感染的临床表现

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HEV后,可表现为无临床症状HEV感染,然后清除HEV而自愈;也可表现为显性有症状感染,即急性戊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通常是自限性的,康复后可获得长期保护。其中一些急性戊型肝炎可进展为急性肝衰竭,特别是有慢性肝病患者、孕妇和老年人等。免疫抑制的患者感染HEV后,可发展成慢性戊型肝炎,HEV RNA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见图4)。

图4. HEV感染的临床表现

03

HEV感染的肝外表现

HEV不仅可感染肝细胞,还可感染其他器官的细胞,造成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损伤,包括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肾脏系统、心脏、甲状腺和胰腺等,因此,HEV感染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HEV感染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性肌萎缩、脑炎、脊髓炎、前庭神经炎、贝尔麻痹、癫痫、周围神经病变、假性脑瘤、脑膜炎等;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有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嗜血细胞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相关的肾脏疾病主要有IgA肾病、冷球蛋白血症、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等。此外,HEV感染还能引起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胰腺炎和心肌炎等疾病 (见图5)。

图5. HEV感染的肝外表现

123下一页
返回顶部